“一位芭蕾舞演员,一只脚穿着舞鞋,光鲜亮丽;另一只脚却赤裸着,扭曲变形,伤痕累累。配文:我们的人生,痛,并快乐着。”看到网上流传的这张图片时,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健,不禁惊呼:“这,不就是我吗?”
从残疾人贫困户到脱贫户,从脱贫户到党员,从党员到村党支部书记……这些年来,尽管伤痕累累,李健铆足劲向前冲,实现一次又一次华丽转身,漂亮诠释“世界以痛吻我,我要报之以歌”。
资料图:李健指导村民种植果树。
磨难
时间的指针倒流回10年前,命运和李健开了个无比残酷的玩笑。2011年12月30日,大风天气,当时还是电工的李健和工友一起去检修出故障的变压器。风刮得铝合金梯子直晃,李健下意识伸出右手想抓住什么,随即失去了知觉。
“那时他头盔上冒着白烟,右手、左腿都着了火,腿上发黑的骨头露在外面,上面一点肉都没有。”回忆起当时的那一幕,工友至今仍心有余悸。由于伤势太重,李健被几家医院拒之门外,即便最终被南阳一家医院收治,医生也认为他“活不过24小时”。
强烈的求生欲望,让李健奇迹般打破医生的预言。经过8次手术,用截掉右臂的代价,李健暂时脱离生命危险。随后,他的左腿血管又严重坏死,医生建议截掉保命,李健再次面临艰难选择。“手不能拿,腿再不能走,我往后还能干啥?”
在李健的坚持下,医生把他的双腿绑在一起,把右腿的皮肉组织“嫁接”到左腿上,抽取腰部和右腿的骨头植入左腿。整整49天,他一动不能动,为的是让左腿再造重生,之后,医生又将两腿生生分开……回忆到此,李健不禁皱眉,“当时的手术是局部麻醉,锯骨头的声音终身难忘……”
李健前后住院快两年,回家后,又有一年多时间躺在床上养病。夜深人静时,李健不止一次想过一了百了,又因强烈的责任感打消念头。“我的小弟是二级残疾,父亲也年纪大了,儿女都在上学,我要走了,一家老小怎么办?”为了重新站起来,李健咬着牙坚持拄拐锻炼。
“脚尖一落地就疼得站不稳,不知道摔了多少跟头……”李健回忆说,后来他自制了轮滑凳子,“一步一挪学走路,一步疼出两眼泪。” 凭借惊人的毅力,李健再次奇迹般打破医生的“预言”,不仅甩开了拐杖,还能帮家里干点活了。
抗 争
这场大难,让这个家债台高筑。2014年年初,李健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时任埠江镇镇长、现任桐柏县教体局党组书记的王诗东是他的帮扶责任人。
王诗东抽空找李健长谈,专拣李健过去种木耳、种葡萄的“得意之笔”说。起初一声不吭的李健,不知不觉也动了“东山再起”的念头。王诗东趁势再加一把火,“干了才有活路,你有头脑有经验,找对路子一定行!”
李健求亲靠友筹措来20多万元,租赁150亩土地种大葱。浇水、施肥、栽苗,间距要均匀、葱苗要插直……李健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大葱上,一丝一毫也不敢马虎。精心呵护的大葱长到齐腰高,然而却卖不出去。李健苦笑道:“那年的大葱市场供过于求,我一共赔了25万元,血本无归!”
那年冬天,李健母亲又突发脑梗去世,不久后妻子脑出血落个偏瘫。接二连三的不幸,让李健心里的弦崩到了要断的边缘,也让镇村干部们的心揪得紧紧的。“今年大家赔了,明年种葱的人肯定少,接着干、不能放弃!”在大家的鼓励下,李健带上干粮,去新野县走访葱籽销售行情,又到武汉、郑州等20多个城市,探市场、找菜商、跑渠道。
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。这次东山再起,除了种大葱,李健在租来的100多亩地里头,种了花生、玉米、水稻、枇杷。加上贫困户入股分红、种粮补贴等收入,2016年,他不仅回了本、还了债,还净赚13万元,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“帽子”。
“最困难的时候,是党员干部和父老乡亲拉了我一把,这恩情永生难忘!”李健招呼本村的贫困村民去地里干活,不仅给出丰厚的报酬,还承诺大伙儿:“谁要搞种植,我教技术、引苗育种,帮忙跑销路。”2017年,他冒着赔本的风险,前后收购村民30多吨大葱,让付楼村的葱农小赚一把。
竞 选
拖着一双“浴火重生”的腿往前走,李健的想法越来越坚定,“我想入党!”这让王诗东既意外又欣喜:“他不仅人站起来了,精神上也站起来了。”2015年6月25日,李健在党旗前宣誓: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……”
“付楼很穷,原来的村书记考上了公务员,村里难找当家人。”村干部张克回忆道。老书记张金坡等几位党员认真合计,不约而同想到了李健,“你敢闯会拼,村里人都信你,你咋不能试一试呢?”
这话把李健“激”住了,从惊诧中回过神,开始认真琢磨起来。然而,除了儿子以外,家里其他人全都反对,主要担心他身体吃不消,也担心刚好起来的小日子受影响。
“我能理解家里人的担忧,可我还是想拼一把,把付楼变得更好。”内心最真实的声音盖过彷徨犹豫,2018年4月,李健参选付楼村“两委”,“俺如果当上村书记,保证一碗水端平,带领乡亲们闯出一条致富路。”最终,李健高票当选付楼村党支部书记。
李健上任后,各种难题如乱蜂蛰头。“每天一开门,就有村民堵在门口,一言不合就指着鼻子说难听话。”李健苦笑道,“角色变了,乡亲们对我的要求也变了,以前帮他们是情分,现在帮他们是本分了,村民自然不会客气。”
李健发现,群众的最大“槽点”是惠民政策不能公平落地。当时恰逢桐柏县开展农村低保治理工作,李健和时任第一书记孙端商议,借机重树村干部威信。“谁想申请低保,就站出来当众说理由,让大伙逐条核实。合理,批准!不合理,取消!”2018年7月18日晚,20多年没开过全体村民大会的付楼村,“能来的都来了!”镇领导班子和其他行政村的干部也都到场旁听。
这次低保认定采用“四议两公开”工作法,村民大会召开前采集村民信息、公示标准程序等,会后村民小组具体评议、票决公告。最终的低保户认定结果,全村无人提出异议。
“李健的弟弟多年前户口就单列出去了,按照规定完全可以享受扶贫政策,但他主动退出了。”埠江镇党委书记刘启群说。贫困户肖自学家4口人有3个残疾,在李健的帮助下,他在碱矿找到了一份工作,月收入2000多元,很快也申请退出低保,“李健一个残疾人都能养全家,咱有啥理由躺在扶贫政策上睡大觉!”
用公心得民心。李健始终践行公开公平原则,让村里的党员、群众代表都参与到村里的大事小情中来,陆续解决了贫困户认定、扶贫工厂征地、投资项目落实等一系列重要问题,受到父老乡亲一致好评,“这几年村里的变化,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,李书记真是不简单!”
起 舞
穷,是付楼村发展路上的最大“拦路虎”。2018年前,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,安全用水没保障,大热天一开空调就跳闸。付楼村脱贫后,富起来的农户仍是少数。李健于是和驻村干部、村“两委”班子商议:还是得兴产业。
“农民家底薄,赚得起赔不起,只有见到效益,才会放手干。”2019年年初,李健在自家地里先试种5万袋香菇,“4元1斤,一个大胡子商人现场转账,7米长的半挂车装满香菇,群众看得一愣一愣的。”回忆起李健卖香菇的情形,村民们眼热不已。
“这香菇可是真金白银啊!”李健趁热打铁,带着10多户乡亲热火朝天干起来。70多岁的张荣华是最早的受益人之一,他当年种了4万袋香菇,一下子赚了十几万元。2020年,付楼村的香菇种植规模发展到100多万袋,带动20多户村民每户净收入3万元以上。
走一步看两步,李健时刻关注香菇种植新趋势,盯着建设现代化香菇棚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,还天天琢磨从哪儿引进资金、项目,怎么让香菇走上深加工的路子。
在一次脱贫攻坚宣讲会上,李健结识了农业专家陈增喜,于是恳请对方帮忙联系引进一个有实力的香菇加工企业。“企业,我帮你找到了!”几天后,李健接到了电话。王万斌,在上海做了多年香菇生意,不但懂技术还有销路。李健6次登门拜访,终于达成合作。如今,王万斌的企业扎根付楼村整一年,建成8个现代化的菇棚。“目前这里有10万袋,全部是反季香菇,价格高!”李健乐得眼都眯成一条缝。
短短3年,李健思谋的“项目带资金、带技术,留下带不走产业”的增收体系渐成现实:养牛场、黄金梨基地、香菇种植基地,秸秆制炭环保企业、扶贫车间,如“满天星”般点亮了付楼村,全村年人均收入达13500元,比2018年增加1万元余元。
“我们一口气不敢歇,得抓住时机呀!”李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诠释了什么叫“浴火重生”。他也正领着乡亲们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翩翩起舞,舞出自己的精彩。 |